沪深300指数在编制时为什么要采用分级靠档?
上市公司自由流通量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频繁地变化,为了适度保持指数的稳定性,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在计算沪深300指数时,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即根据自由流通股本所占A股总股本的比例(即自由流通比例)赋予A股总股本一定的加权比例,以使用以计算指数的股本保持相对稳定。
自由流通比例=自由流通量/A股总股本
调整股本数=A股总股本×加权比例
沪深30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自由流通比例(%) |
≤10 |
(10,20] |
(20,30] |
(30,40] |
(40,50] |
(50,60] |
(60,70) |
(70,80) |
>80 |
加权比例(%) |
自由流通比例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100 |
[分级靠档实例]
股票 |
股票A |
股票B |
股票C |
A股总股本 |
100,000 |
8,000 |
5,000 |
非自由流通股本 |
91,000 |
4,500 |
900 |
自由流通量 = A股总股本-非自由流通股本 |
9,000 |
3,500 |
4,100 |
自由流通比例 =自由流通量/ A股总股本 |
9.0% |
43.8% |
82.0% |
加权比例 |
9.0% |
50% |
100% |
分级靠档技术的采用确保样本公司的股本发生微小变动时用于指数计算的股本数相对稳定,以有效降低股本频繁变动带来的跟踪成本。